白藜芦醇含量越高防癌越好?真实的调查结果让人触目惊心
本报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普通百姓对于自身的健康质量也尤为关心,很多商家利用这一关注点,纷纷推出各种保健品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2016起,带有白藜芦醇成分的保健品成为同类产品中十分畅销的品类,并且这种销售热度在近些年来有增无减。
据悉,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结和血管舒张,保持血液畅通,可预防癌症的发生及发展,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脂的防治作用。抑制肿瘤的作用还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用于治疗乳腺癌等疾病。而市面上很多白藜芦醇产品纷纷以高含量作为卖点,使得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并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抢购,那事实果真如商家宣传的那样,白藜芦醇含量越高,其对人体健康的效果越好吗?
为了弄清楚这一问题,我们首先采访了医药学家张教授,对于这一问题,张教授明确表示,白藜芦醇并不是含量越高越好。白藜芦醇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于葡萄中发现这种成分,随后人们在虎杖、花生、桑葚等植物中均能够获取白藜芦醇。根据现在的科学研究表明,在食物中能够获取的白藜芦醇的含量最高的是葡萄‘葡萄皮,其含量可达50-100mg/kg,。如今市面上很多产品标注的白藜芦醇含量则远高于这一数据,专家解释道,这部分产品所提取的白藜芦醇很大程度上都是从虎杖中提取出来的。我国命令禁止从虎杖中提取白藜芦醇,因为人体服用过多的虎杖是有严重危害的,尤其是孕妇和儿童,一天摄入白藜芦醇最好不要超过50mg才是安全的,超过以后容易引起副作用。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访了中草药专家李教授,李教授指出,市面上很多的高含量的白藜芦醇要么是人工合成的,虽然含量上看起来极为丰富,似乎能够满足人体的保健需求,但实际上这些白藜芦醇大多数都是人工合成的产物,其不具备生物活性,因此即便含量较高,但却并不能达到极好的保健疗效。同时,还有很多高含量的白藜芦醇提取自虎杖,虎杖中含有大黄素、鞣质及多种酚性化合物,有小毒。超量服用可刺激胃粘膜产生反应。因此,孕妇由于特殊的生理时期,自身及胎儿的胃肠免疫力都极为脆弱,如果长期大量的服用这种从虎杖中提取出来的白藜芦醇,非但不会达到药用效果,轻则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的可能造成失水过多而产生昏迷、虚脱,眼中威胁到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
李教授还补充说道,很多中草药适量的使用的确可以达到药用,但是很多人购买白藜芦醇的产品,一味的追求白藜芦醇的高含量,而这种高含量下,虎杖的含量已经远远超过合理的用药范围,这会严重损害人体的肝脏功能。这种危害不仅仅针对于孕妇,对于一般人也同样存在危害。有数据显示,虎杖内服常用剂量为9-30克,而市面上的很多虎杖白藜芦醇产品的剂量中,13克相当于中药虎杖药材的60克,这个用量远远超过了人体肝脏所能承受的用药量。
而另外一组数据更让我们震惊,在国内16家大型医院的药物性肝脏损伤病例中,中草药占致病因素的20%。3家大型专科医院的数据表明,超过一半的药肝病例跟中药相关。安徽医科大学的许建明教授2005年曾开展一项覆盖全国16家大型医院的药肝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1200多例药物性肝损伤病例中,中草药致病因素占20.6%。而在这项数据调查的背后,相关专家经过多年来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有900种化学药物被明确可以导致药物性肝病,这其中就包含虎杖在内的抗生素药物。
长期以来,中草药一直对比西药,宣传无毒副作用,而近些年的肝病医生逐渐发现,当中药的用量达到一定的范围剂量后,其对于肝脏的危害是极为严重的,而且,长期服用虎杖白藜芦醇,还会出现血小板减少及出血假倾向,大剂量则会对肝脏细胞造成严重损伤,引起肝功能的退化甚至衰竭。
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一旦发生病变,丧失了功能性,身体内的毒素将会日益沉寂,对于身体的危害可想而知。另外,虎杖的服用还伴随着很多的忌口,而这些注意事项在很多虎杖白藜芦醇产品的注意事项当中是没有体现的。很多消费者由于没有注意饮食,在服用虎杖白藜芦醇的同时食用油腻等食物,也会对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虎杖中所含有的所含鞣质可与维生素B1永久结合,故长期大量服用虎杖时,应酌情补充维生素B1。
通过本次调查走访,希望广大希望通过白藜芦醇产品来调理保养身体的消费者能够清楚的知晓白藜芦醇产品与虎杖白藜芦醇产品的根本区别,一些产品更是宣传白色的白藜芦醇为纯正的,但事实上,白藜芦醇从葡萄皮里面提取出来的粉是白色的,所以白藜芦醇含量的多少跟颜色深浅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对比颜色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
截止到本次调查研究截稿,如今对于白藜芦醇的开发和研究还不够充分,并且对于虎杖白藜芦醇产品的宣传渠道的把控还不够严格,导致虚假宣传此起彼伏,经常出现打擦边球的现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现象一定会得到根治,保健品及药品市场定会加大对虎杖白藜芦醇的监控力度,让安全隐患从生产源头被杜绝,还我们的医药市场一片净土,还给广大百姓一个健康的生活。我们也再次提醒广大消费者,切记盲从跟风,不经过求证就完全相信商业宣传,涉及到健康用药还需要到权威医院寻求医嘱,从根本上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