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1)
大数据系列报道:贵州交警大数据之十
来源: 中国网 2016-08-04 杭州信息之窗
李锟:如何努力让交警大数据“看得见用得上”
李锟工作照
“在接待外省同行时,曾经有人好奇地问我,贵州公安交警云上的数据是从哪里来的?这里给出了答案:贵州公安交警四大类数据资源及数据目录,政府各部门管理数据325151条、公安专业数据7313133条、互联网数据386329条、公共服务机构业务数据216765条。正是这些数据汇集到了贵州公安交警云上形成大数据资源池,为公共服务、交通管理、警务实战提供云计算和大数据支持。”
在贵州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指挥中心,一名高大帅气的交警正在“贵州公安交警大数据实时作战云平台”的大屏幕上展示着一系列的数据,黑色的电脑屏幕上,跳动着的一串串数据,让人一目了然,整个界面呈现科幻大片即视感。
他名叫李锟,今年42岁,是贵州省交警总队科技处的民警,也是交警大数据“可视化”项目的负责人。
贵州公安交警大数据实时作战去平台
交警大数据“可视化”开发
他是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4年以来,贵州省公安厅交警总队选择将大数据资源和云计算技术转化为现实战斗力,采用以阿里云为主的云计算技术搭建了公安内网上的省级交通大数据云平台——贵州公安交警云。该云平台由619台服务器、46台网络交换机、12PB总存储组成,总规模达到提供10000个核运算能力、计算能力相当于10台银河巨型计算机的警务云平台,以云平台为支撑构建了汇集公安内外部数据的大数据资源池,同时汇聚了全省“天网工程”6.8万路信号和贵州路网全部监控资源。依托于阿里云大数据处理平台ODPS,实现了对海量交通数据进行全库关联、智能联想、自动研判、深度挖掘。
2015年9月22日,为观摩借鉴、交流推广贵州省公安交警部门运用大数据支撑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的经验做法,公安部交管局在贵阳市召开了全国公安交警系统大数据支撑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现场会,来自北京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交警总队及南京等6个城市交警支队的60余位行内领导及专家认为,贵州交警总队立足省情,以大数据引领公路防控体系建设,探寻出了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具有贵州特色的公安交通管理发展新路,形成了可供推广复制的“跨界共融,数据共享,责任共担,安全共治”的贵州公路防控体系“四共”模式。
为了生动实践和尝试解答省委书记陈敏尔在2016云上贵州·大数据招商引智(北京)推介会提出的“数据从哪里来、数据放在哪里、数据如何应用”三个问题,贵州交警总队今年提出了大数据可视化项目,这在全国交警系统尚属首次。也就是说,有关这个项目的一切都无可复制、完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参考。这就意味着,通过探索率先解决大数据“三个问题”将是一场硬仗,承担大数据“可视化”项目开发的人员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省交警总队的领导在考虑这个项目的负责人选时,第一个想到了李锟。在打造贵州交管大数据云平台之初,省交警总队为了解决人才瓶颈问题,在总队内部大胆培养和启用启用了一批学习型、复合型人才,李锟就是其中之一。
翻开李锟的履历:到省交警总队科技处工作以来,他就负责总队边界平台日常运维及运行升级工作,配合事故处完成重点驾驶人从业综合评分系统的视觉展示工作,完成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互联网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手机APP部署上线及日常运维工作,配合总队科研所“阳光警务+数据铁笼”UI开发及视觉开发工作,配合“TPGIS”项目组完成视觉展示开发工作,完成“全省驾驶人从业积分”系统平台及视觉展示开发升级工作。此外,他还参与了贵州公安交警云平台、视频图片识别分析平台、重点车辆监管平台、农村交通安全监管云平台、贵州驾驶人交通行为综合评分系统、“数据铁笼+制度铁笼”阳光警务平台的UI设计等。
懂得视觉设计技术又对交警大数据各平台很熟悉,李锟自然成为了最佳人选。
“数据铁笼+制度铁笼”阳光警务平台
一步一个脚印
他追寻着视觉与功能的平衡
面对领导的信任,李锟顶住压力,义无反顾地接下了任务。“当时我想,虽然这些技术我都不精通,但都懂得一点。这个项目需要与阿里云的技术人员进行对接、沟通、指导,如果对技术完全不了解,就完全没有对话平台。边学边干,应该没问题。”李锟淡淡地说。
数据可视化主要是借助于图形化手段,清晰有效地传达与沟通信息。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将数据库中每一个数据项作为单个图元元素表示,大量的数据集构成数据图像,同时将数据的各个属性值以多维数据的形式表示,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观察数据,从而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分析。这是百度百科上对数据可视化的简单定义。
在李锟看来,交警部门要开发数据可视化项目,不能仅仅是个“花架子”,在通过展示让数据变得一目了然、美观大方的同时,更重的是要具备功能性,要实用。将想法与总队领导汇报沟通并经过反复论证之后,李锟放弃了周末和节假日,立即投入了超常化的加班中,带领专班团队,每天不是在办公室里找视觉呈现的灵感、思考可行性方案,就是与技术人员长时间的沟通。
“经过反复调试,现在在贵州公安交警大数据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到全省4716个高速卡口通过的实时车流量,比如现在这个时间点,通过各卡口的车辆是3161503辆。目前,这个数据是两分钟刷新一次,等到技术升级完成后,我们可以达到每5秒钟一次。”
“在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上,随便点击一个数据,就会弹出有着更详细数据的二级页面。平台上的这些数据不是单一的存在,随便点一个就会进入贵州公安交警云上相应的应用。这个系统等于是对云平台上31个应用的整合,为一线交警的实际操作来带了很多便利。系统投入使用后,各级指挥中心的民警们不仅可以简化登录手续,查询数据更加方便,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调整自己所需要的模块显示,实现个性化操作。”李锟兴致勃勃地介绍道。大数据可视化项目今年5月份开始进行,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预计7月底可以在全省交警系统三级指挥中心试运行,8月份将正式投入使用。
李锟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贵州省交警总队总队长王健伍称李锟是“省交警总队唯一可以与阿里云高层对话的人才”,而同事们则称他为“大数据可视化领军人物”。
数据可视化
不断补齐知识短板
他凭借自学成为交警中的“技术专家”
其实,关键时刻勇担重任,对于李锟来说是已家常便饭。用他的话来说,人都是逼出来的,没有压力怎能有提升。
2000年,李锟在省交警总队直属支队贵黄一大队工作。一次,有上级领导到大队调研,大队领导临时点将:“小伙子会不会摄影?”当时对摄影只懂点皮毛的李锟硬着头皮答:“会!”“走,跟领导去。”
现在回想起来,李锟坦言,夸下海口之后,其实很心虚。“拍照时,手是抖的,生怕被别人看出来自己的破绽。”知道了自己的短板后,李锟开始下苦功夫补上。利用工作间隙,他上网查找摄影方面的教程,一点点琢磨,不时向懂摄影的同事请教。现在,李锟的摄影技术在省交警总队能排上前几名。
“那种心虚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从那以后,我开始不断补齐自己的短板,凡是觉得工作上可能需要用上的东西,都提前努力去学习。”李锟觉得,只要肯钻研,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90年代初从省轻工学院工业品造型设计专业毕业的李锟,算是设计方面的科班出身。那时电脑还没有普及,会用电脑做平面设计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参加工作后,李锟开始接触电脑,对dos下的一些简单图形化编程感兴趣。后来他开始自学电脑硬件知识和photoshop等平面设计软件。
到省交警总队直属支队宣传部门工作后,李锟参与平面设计和软件开发设计的机会更多了。制作工作汇报画册、宣传折页、大型宣传栏、编辑制作电视汇报片,他样样都能很快上手。李锟还利用自身特长,完成了点名排序系统、民警之家、跟踪问效系统等微型软件开发工作。
车辆布控查缉
2010年至2012年期间,李锟当时所在的省交警总队直属支队改制,由于岗位变动,他有了更多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于是李锟开始了他所谓的长期“封闭式”自学“深造”。针对以往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他在网上下载各种教程和资料,重新开始学习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等平面设计软件,同时开始接触3DMAX、MAXION-C4D等三维建模软件以及Adobe after effects、Adobe premiere Pro、EDIUS等非编设计软件。
近年来,不管在哪里,李锟常常随身带着一个小包,不知道的人以为是他“潮”,其实里面装着是一个大容量的移动硬盘。随身携带移动硬盘这个习惯,李锟已经持续了六七年了。“硬盘里装的都是我正在学习的软件和教程,还有一些做到一半的设计。拷贝下来随身带着,一有空就会放在电脑上研究。”在没有特殊任务需要加班的时候,晚上8点到11点这段时间里,李锟总是窝在家里的电脑前学习设计。正是凭借着这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学习,李锟对于设计技术越来越精通。
李锟虽然在科技处工作,但是省交警总队的电视宣传片摄制也离不开他。宣传处的一名民警坦言,李锟运用三维建模软件制作的动画,会瞬间让宣传片变得充满科技感,也更加直观。“11秒钟的三维动画片头需要6、7个小时来制作。遇到上级领导临时来检查时,为了制作宣传片里的几个片段,连熬几个通宵也是常事。”有时同事们都劝他说,差不多就行了,何必花那么多时间精力。但李锟却是个犟脾气,想做一件事,就必须做到极致,做到最好,做到能让自己满意甚至骄傲。
“其实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我一直以来遇到的都是识人才、重人才的好领导。是他们给了我一个又一个宽阔的舞台,我才有机会去展示我的才能,发挥我的作用。不然,一切都是空谈。”李锟由衷地感叹道。
贵州省区域综合平均评分预警模型
努力追求完美
他在生活中也是“技术控”
李锟不仅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在生活中也时刻留意着有用的知识。2000年的时候,李锟开始玩一些网络游戏,觉得游戏中人机对话的模式特别有意思。于是他就暗暗学起来,并开始思考怎么在今后的设计中有所体现。游戏中,一些精美的界面还成为了他做平面设计的灵感来源。在李锟的电脑里,有不少他业余时间制作的家装室内设计图、婚庆视频等等。“朋友说我总是在尝试跨界,我只是觉得与设计有关的东西都感兴趣。”
李锟笑称自己不过就是个喜欢“折腾”的完美主义者,在工作上是这样,在生活中也是一样。栽花、养鱼、做菜,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技术控”李锟也非得追求完美,一不小心还会折腾点“名气”来。
李锟的岳母家有一个60平方米的院子。一有时间李锟和妻子都会在那里忙碌着,养花种草。由于院子里的花开得格外的美,消息不胫而走。贵阳晚报生活版的记者都找上门来要拍照。“前不久,一个朋友硬把我栽的花拍下来,拿到网上去卖。没想到还真的卖出去了。”
“最近迷上了一个做菜的教程,希望手头上的项目结束后,能对着教程做几个菜,和家人一起分享。”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人感动。勇担重任、不断挑战、甘于奉献、尽职尽责,李锟,用执着与努力,不断刷新着新时代交通警察的形象。
“我会继续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在科技兴警、强警的道路上不断探寻创新,迎接新的挑战,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回报组织和领导的关怀关心。”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公安信息化实战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像李锟一样的人民警察,正在积极把握新机遇,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实现新跨越,全力推动公安工作转型升级。(梁晶晶 田强 /文 刘劲/图)
责任编辑:龚超 苟敬萍
[责任编辑:]
-
上一篇:真正底价销售的互联网黄金O2O平台
下一篇:没有了
已有1条评论
一百幅济公画像,每幅高2.4米,连接起来共长100米,生动地刻画了民间传说人物济公荒诞不...
马哲人物画展在关山月美术馆举办 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 7月11日上午,在深圳关山月美术...